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要闻 >
深度金选|IVD最内卷,中报行情悲喜不相通,免疫诊断化学发光安全垫厚,亚辉龙获大摩和深创投青睐
来源:和讯网    时间:2023-09-01 09:31:48

根据IVD(体外诊断)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净利润增速仅有1.93%,可以看到行业基本上处于一个产能过剩的疲态。然而,疫情的发生对新冠相关产品的需求大增扩产,短暂的周期繁荣掩盖了IVD行业产能过剩的事实。


【资料图】

疫情之后,行业问题症结更加凸显。资金流向其他板块,叠加大环境因素,投资者普遍焦虑,认为IVD已经被资本抛弃。那么IVD真的面临成长性枯竭?而不再具备投资价值了吗?

在资金忙着追AI、半导体、锂电池的时候,IVD(体外诊断)们着实眼馋。但只要给点颜色就能灿烂。

近期的医药医疗反腐大动作让行业风声鹤唳,但另一方面,随着SPD(院内物流管理系统)模式下降低流通过程的信息不对称、不透明情况,或推动SPD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提升。

所以,在医药医疗行业整体的整肃下,二级市场也上演大分化。

医疗信息化范围内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价获得了不错的涨势,营造一波小阳春。连塞力医疗这样游走在业绩亏损边缘且垂死挣扎的都收获了4连扳。

SPD升温叠加一点IVD的反攻,从塞力医疗身上,投资者看到,低价股还是有点炒作机会的。而经历了这么一轮洗盘,有人提前出货,有人则选择跳进坑里。

复盘后数据,塞力医疗股价从8月8日的10.92元/股拉涨至8月14日的最高15.98元/股,之后的表现,大家也都看到,截止8月30日,塞力医疗股价已经跌至11.31元/股。当然,热潮期间,交易所问询函也没落下。塞力医疗连同实际控制人温伟回复问询函: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。

但从公司财报数据来看,塞力医疗自2019年之后业绩就开始走下坡路,逐渐陷入亏损的泥潭,公司2022年净亏损1.73亿元,2023年上半年继续亏损606.39万元。塞力医疗面临的困境某些程度上反映了目前IVD集约化行业的艰难。

1、最内卷赛道,悲喜不相通

IVD是生物医药领域最大的细分赛道,其又下细分生化诊断、POCT、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。IVD池子够大,也最内卷,严重的同质化被行业所诟病。

国内生化诊断、POCT公司均超过200家,免疫诊断大概有500-600家,分子诊断更多超1000家。上市公司数量也最多,截至2023Q1,A股有59家IVD相关企业,有40家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负增长,其中部分企业在繁荣而短暂的新冠检测业务消失后,常规业务同时坍塌,以及其他业务还未起量而面临业务断层的窘迫。

九安医疗(002432)凭借iHealth试剂盒这一爆款产品在疫情期间大杀四方,业绩和二级市场均赚的盆满钵满。疫情之后,面对需求大退潮,公司iHealth产品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明显萎缩,同比降了九成,致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体营收和净利降幅均在90%以上,但仍然是公司业绩贡献主力,而公司推进的“糖尿病诊疗照护‘O+O’新业务也未能挑起重担,营收占比不到1%。二级市场上,公司股价走势总体下行,2023年初至今已经跌去20%多。

同样的,东方生物、热景生物(688068)、硕世生物等2023上半年业绩增速均下降,年初至今股价跌去30%至40%不等。

POCT领域,曾经的“优等生”基蛋生物(603387)亦是业绩回落,市场对其态度不温不火,基蛋生物年初横盘至今,明德生物(002932)则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尴尬,万孚生物(300482)是三家中表现相对还行的也免不了业绩股价双双承压。

疫情掩盖的问题在今年上半年集中爆发,问题症结未解甚至表露的更多了。准确来说,从2022年Q4开始,市场就对IVD行业表现出担忧,这种担忧同样也反映在上市公司股价上:内卷下的产能过剩危机,行业散而小,中小市值公司一抓一大把。投哪家不是投?为何不选性价比高还有市场想象空间的呢?

分子诊断的代表公司达安基因(002030)业绩最让投资者目瞪口呆,公司曾经也是盈利数十亿的大公司,但自从2022Q4之后业绩增速明显放缓,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下降幅度均在90%以上,单季度盈利仅剩千万元。就这资本还留给观察的时间。在公司2023Q1财报披露后,资金开始大撤退,达安基因股价狂泻。  

仁度生物也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亏损,不过公司生殖等传统优势产品实现稳增长,带动非疫情防控类业务实现营收约7519万元,同比增长47%,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1.46%,较上年同期的68.05%上升13.41%。但公司还是亏损,销售费用率达到惊人的64.4%,引起了注意。  

但是市场永远需要新故事、新概念,即使亚辉龙、睿昂基因、爱威科技等上市时候面部着地,依然阻挡不了资本的热情。SPD升温也让低价股的塞力医疗收获四个涨停板。

在集采、“耗材零加成”等政策的背景下,塞力医疗率先向IVD+医用耗材SPD模式转型。公司IVD业务疫情之后降至24.8%,自产产品主要有凝血类体外诊断试剂、血细胞分析试剂等,2022年公司终止了部分毛利相对较高的IVD项目,业务发展更倾向于SPD。

虽然公司2022年SPD业务占比近30%,公司SPD模式包括配送形式和收取服务费两种业务模式。然而,SPD毛利率10%左右的低毛利率,2022年集约化-SPD毛利率不过才9.96%。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,盈利能力显然没有跟上。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10.11亿元,净利润只有153.06万元,净亏损606.39万元。属于是营收靓丽,盈利能力却很拉垮。

较于IVD业务,SPD业务下的运营服务外包模式的收入来源还多了一定比例的服务费。但是双主业模式下,塞力医疗净利率低于2%。SPD业务同比增长7.77%,增长缓慢。  

此外,面对超17亿元的应收账款和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(超200天)令公司现金流吃紧,终究是纸面财富,兜里没钱。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近五年内还有非标审计意见。而实控人一些大比例转让股份给私募基金的操作,看的出来,公司是真缺钱。  

按照公立医院市场存量推算,目前我国SPD项目在全国公立医院的渗透率仅约为5%,未来还有巨大发展空间。SPD推进尚且不能一步到位,但随着医改阻力减弱,DRG/DIP的顺利运转,留给塞力医疗的时间就不多了。

基于行业市场竞争和资本两方面都不理想的状态,有传言称“90%以上中小IVD将面临快速消亡的命运。”可以说,这是我们今年听到的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句话了。

可是,我们不禁要问:真的有这么差吗?倒也未必。

2、化学发光安全垫厚

化学发光具有灵敏度高和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技术性能,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路线。除此之外,免疫诊断技术还包括放射性免疫、胶体金、酶联免疫等。不过,酶联免疫目前已经逐步被化学发光替代;胶体金技术门槛低,没有卷的价值。所以,在谈及免疫诊断时,一般是指化学发光。

规模上,免疫诊断是IVD行业最大的细分领域,占比38%。头部效应明显。五六百家公司中,罗氏、雅培、贝克曼、西门子四巨头占据国内80%的市场份额。国内公司发展又差异明显,虽然可以将迈瑞医疗(300760)、新产业划为第一梯队,但迈瑞市场是新产业的近7倍。

免疫诊断同样面临大洗牌,但其仍然具备优质赛道的特质。

目前,国内免疫诊断市场国产化率仅为25%,仍处于较低水平,主要是因为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的技术壁垒高,进口替代才刚起步。但从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%来看,可以说是IVD行业内卷中可率先破局的细分领域了。

新产业是化学发光绝对龙头,公司2011年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率先上市后,国产发光仪陆续开始抢占市场,打开外企垄断的局面。化学发光试剂的最大特点就是“专机专用”,是封闭式的“设备+试剂”系统。低毛利水平国内外大量铺设化学发光分析仪,装机量持续增长,未来主要试剂收入也会高速增长。

其次,相比于生化、分子等其他细分领域,免疫诊断集中度较高,是大市值公司聚集领域如迈瑞医疗、新产业等,中市值公司安图生物(603658)、迈克生物(300463)、亚辉龙等均有不错的成长潜力。

同样受到新冠需求下降影响,安图生物因为是全产业链布局,很好的抵消了新冠的负面冲击。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.08亿元,同比增长1.82%;净利润5.46 亿元,同比增长2.32%。公司2023年上半年业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。迈克生物自主产品涵盖生化、免疫、血球、血型、凝血、尿液、分子、快检、病理9大平台,公司自主产品销售占比和自主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,2023年上半年自主产品常规试剂销售收入8.05亿元,同比增长 12.9%。

亚辉龙2023年上半年非新冠业务营收7.28亿元,同比增长40.60%。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业务实现营收 4.83亿元,同比增长53.86%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摩健康产业混合C 2023年上半年持股亚辉龙3.07%,已累计买入亚辉龙7486.81万元,占期初净值比2.73%。同时,4400亿规模的深创投也投了迈瑞医疗和亚辉龙。

现阶段,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已在以医院为主的高通量市场普及,接下来将从三甲医院向下推广,最终二级医院免疫诊断试剂使用增长率将高于三级医院。

机构预测,到2026年免疫诊断细分领域规模有望超过900亿元。虽然国内有罗雅贝西四巨头占据了大额市场,但随着集采挺进化学发光领域,本土企业将获得机会。业内预计化学发光集采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。

化学发光在IVD中竞争格局更好,景气度更高,但却经历着痛苦的杀估值。不过,行业的整合大潮是利好龙头的。据东吴证券(601555)医药,化学发光渠道费用普遍占终端价70-75%,集采降价有望不伤及出厂价。

总结

免疫诊断行业在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随着人口的增加,免疫诊断行业的需求会敞口越来越大。在分级诊疗和区域检验中心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下,国产替代是化学发光行业的发展方向。

IVD是医药医疗行业最为内卷的赛道,中小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之间徘徊,或昂扬挺进,或踌躇不前。不过,大企业凭借先入优势积累的资本,开始探索新的业务领域,或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,或者在诊断领域内寻求新市场。未来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引进、创新生产技术,国内免疫诊断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高,国内市场国产替代化进程将不断加快,行业发展潜力巨大。

在资本和政策双重驱动下,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跑马圈地的时代临近尾声,未来高质量发展趋势会愈加明显。

(责任编辑:刘海美 )
标签:
推荐 +
猜你喜欢 +

X 关闭

X 关闭